完成人員:靳利飛 南錫康 沈 悅 聶賓汗 周 璞 劉天科 強 真 孟旭光 張福生 張玉韓 強海洋 楊德棟
完成日期:2019年1月24日
成果簡介:
本項目由武漢長江新城管理委員會委托開展,旨在評價長江新城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適宜性的基礎上,研判長江新城資源環境短板和承載能力狀況,提出國土空間調控對策,為長江新城規劃編制提供參考。
項目內容分為四部分:一是長江新城資源環境現狀分析。以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數據為基礎,參考地理國情普查、基礎地質調查等數據,對影響承載力的資源環境要素(土地資源、水資源、地質環境、大氣環境和水環境等)做全面調查,查清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統籌考慮區域區位、人口、交通、產業和經濟等因素,結合長江新城概念規劃等,分析未來區域發展戰略和自然資源管理對資源環境的基本需求;總結初步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在增長點與資源環境稟賦匹配情況,研究資源利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質量與國土空間利用的內在聯系,明晰區域資源環境和空間利用問題。二是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選取土地資源、水資源、地質環境、大氣環境和水環境等要素開展單因素評價,明確新城國土空間開發的資源環境短板;結合長江新城土地利用的資源環境約束因素,構建適應長江新城資源環境綜合承載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超載、臨界、不超載三種類型進行資源環境承載狀況分區。三是開展國土空間適宜性評價。明確不同空間國土資源環境對建設開發、農業開發、生態保護等功能的承載適宜性,分別測算規劃期末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適生態用地量和最大建設用地量;將不同區域各適宜發展類型與國土開發利用現狀進行分析,判斷空間適宜性與國土開發現狀的空間匹配關系,初步判斷國土開發、保護和整治的范圍。四是基于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國土空間調控對策。根據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及資源環境承載于國土空間適宜性狀況,提出相應的國土空間管制政策和具體措施,促進土地利用、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項目研究成果為推進長江新城規劃建設提供基礎資料,為國家級長江新區建設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