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m22yc"></acronym>
<sup id="m22yc"><center id="m22yc"></center></sup>
<rt id="m22yc"><small id="m22yc"></small></rt>
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2021年 > 10期 > 正文

圍填海工程的經濟影響評價邏輯、指標與測度

【作者單位: 1.寧波大學,浙江 寧波 315211;2.寧波大學陸海國土空間利用與治理研究中心,浙江 寧波 315211;3.煙臺市城市規劃編研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0】
【作者:馬仁鋒1,2/陳旭3/何奕然1,2/張照熙1,2/葉子瑜1,2】 【預覽:

摘要:文章基于已有實證研究甄別圍填海工程經濟影響評價的邏輯,系統選取評價指標及其數據集成方法。研究發現:(1)圍填海工程經濟影響發生路徑是土地增量供應產業與城鎮利用,觸發企業群集與產業結構優化。(2)圍填海工程經濟影響評價邏輯有邏輯框架法、主客觀綜合分析框架兩類,邏輯框架法常用投入—產出模型具體化,主客觀綜合分析框架常用專家評價模型具體化。(3)圍填海工程經濟影響評價指標分為量化類指標、定性類指標,前者可細分為實際項目產生數據及國民經濟損益指標,后者可細分為經濟定性指標及輔助性指標。比較表明:投入—產出模型與專家評價模型各具有一定的特點與優勢。前者根據具體研究區構建評價指標,量化測算經濟影響值,測算過程呈現“深而偏”特征,具有較強后續操作能力;后者充分考慮評價對象具體內容,兼顧直接經濟損益與間接經濟損益,采用“主觀賦值+客觀量化”方式測算。兩類影響評價測算路徑同樣都存在測算關鍵點與難點:投入—產出模型需要加強對各產出指標測算及成本測算相關參數獲取準確性,專家評價模型需要關注主觀賦權的客觀性提升與相關普查數據的獲取。

關鍵詞:圍填海;經濟影響;土地利用;指標遴選;集成測度

中圖分類號F062.1;P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995(2021)10-0067-10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65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沿海城市產業重構背景下人居環境演變機理研究:寧波、舟山為例”(41771174)

作者簡介:馬仁鋒(1979—),男,湖北省棗陽市人,寧波大學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波大學陸海國土空間利用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陸海國土空間利用與治理、經濟地理學。

顯示全文:

相關文章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X

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返回頂部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日韩精品综合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国产日韩欧美电影综合,国产日韩欧美一级二级淫片